觀察到許多初學學生或已學習樂器很長一段時間,仍然不大會看譜,或是根本不想看譜;深入了解,是他們的看譜能力不足。當看譜速度變快時,相對的練琴時間也會縮短許多。
「要確認所花時間在練音樂,不是在找音!
「看懂五線譜要具備哪些能力?」
從五線譜開始說明。

五線譜由五條長橫線組成,線與線之間構成四間;當五線四間不夠用時,會往上或往下加線加間?醋V時,每列譜都是由左看到右。
請想像將音符畫在五線譜上的圖象,會發現,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有高有低,讀譜時,視線須由左到右,上下移動,讀完一列譜后,視線要「迅速」移回左邊,再不斷上下移動。
此外,音符和休止符也有很多種類,如:全休止符、二分休止符、四分休止符、全音符、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。
「五線譜會很復雜嗎?」
這些需要的「不是視力」,而是「視知覺!
「何謂視知覺?」
視知覺治療師分為 8 大類簡單說明:
1、視覺追視(動態性追視,如看移動中的物品、人。靜態性追視,如閱讀書中的文字)。
2、序列記憶(持續注視必須注意到的視覺訊息)。
3、視覺區辨(辨別圖象或物品間的異同)。
4、視覺記憶(記住眼睛所看到的資訊)。
5、空間關系(判斷物品在空間中的位置,以及前方人物及物品與自己的距離)。
6、視覺完形(看到物品的某部分,即可知道它的全貌)。
7、形狀恒常(在一堆顏色相近的物品中,有辦法找到指定的東西)。
8、錯視覺(除了以上7種外、再加于特別的來判斷,如:兩條ㄧ樣長粗黑線,是否會看成一條細及一條粗的黑線)。
大略了解視知覺后,再回過頭來認識看譜需要哪些能力?
就看譜來說,只需用到「視知覺」4 種能力:
1、視覺追視(目光持續從一個音符轉移到下一個音符,不會跳行或跳音)。
2、視覺區辨(符號看起來很像,但各有不同)。
3、視覺空間(符號在譜線上的位置、相隔的距離)。
4、形狀恒常(譜線上除了該看的符號,還有其他符號,不能被干擾視覺,每次只看要看的)。
「學音樂絕對不是培養單一能力的問題!
發現學生有視譜問題時,先檢查以下項目:
(1)確定學生真的知道基本的五線四間。許多不看譜的學生,看譜時會跳線跳間,在為他們建立五線譜的概念時,務必放慢教學速度。
可利用不同教學道具、讓學生熟悉五線四間。先依老師的口令,如:第一間、第三線,若學生都正確,再進一步帶領認識音高。彈奏部份,請學生邊彈邊唱出音,更加深印象。
(2)教學彈奏、吹奏樂器時,老師減少示范,避免學生靠「模仿」或「記憶」來呈獻。需花更多時間帶學生一個一個音符看譜,同時請學生說出所看到的每個音符的音高。
(3)「引導」學生看譜彈奏樂器,可以從初階就開始培養,我個人會把琴譜上所有的指法涂掉、而樂器更不用說,是單行譜,只要「有心」,必定可以慢慢熟練。養成直覺性看譜就知道是什么音?學會看五線譜、日后所可以演奏的音樂會多很多。在課堂上老師協助確定無誤后,再讓學生回家練習。
大多學生不是不會看譜,是「懶」得看譜。而懶,慢慢成為習慣,懶得找音,老師會等不及的說出來、因老師不想影響上課時間與進度,久了養成學生的「依賴」。
老師需依學生的能力做好工作分析,放慢教學速度,并給予學生時間消化吸收。
當發現學生認譜吃力時,老師應「先了解」,他們是否正遭遇須深入探究的問題,而不是直覺認為他們不專心、懶惰或沒興趣。
當發現學生視譜慢,建議家長也檢視學生在閱讀或寫功課時,是否也常會跳行漏字?書寫、閱讀跟讀譜一樣,都需要「視知覺」,確定自己寫到哪里,抄到哪里或看到哪里。
若真的有以上情況,請不要過度責備。也勿過度擔憂。
「及早發現、及早糾正」
進而培養更健全的音樂素養。
|